【職場制勝】返新工常犯的錯誤 開始新職位前 先做呢樣嘢
開始新職位之前要留意……
「Google Search、找出公司的創辦人、誰推動了它的成功以及如何推動?途中遇過甚麼困難?」
你進入新公司,就像建立伴侶關係一樣。正如你都不會在不知道伴侶的背景的情況下結婚吧?公司也有過去,如果你對你新的工作環境更了解,你會更精明。
Suzy Welch承認她很難先明白這個道理。在 1981年,她剛大學畢業,就在邁阿密先驅報上擔任記者。她表示一開始的時候,在沒有做錯事的情況下,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警察對自己不太友善。

幾個星期後,在與一些同事舉行的聚會上,Welch說她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她會接受這種對待。
原來,它的公司曾經歷過大型的罷工,然後解僱了很多人。而她就是這些被解僱的人的替代品。她立即查看一切關於公司歷史和文化的知識。
在這場罷工的歷史,她了解到她的老闆,在這個過程中失去了幾十個員工甚至是朋友。她指出,通過研究和了解你公司的過去,是可以減少對老闆或工作的不解。
所以當你到一間新公司工作前,不妨仔細查看這間公司的歷史和背景,對工作也會有幫助。

【職場制勝】打工仔訴求大公開 OT要補水 新工要加23%人工 先願跳槽
【職場制勝・打工仔】求職網站JobsDB今日公佈一份關於香港僱員訴求的調查報告。調查發現,打工仔搵新工最注重「薪金和報酬」,但「工作與生活平衡」超越「事業發展機會」,成為第二重要考慮因素。更指出新工平均要比原有職位加薪23%,打工仔才願跳槽!
撰文:麗爾|圖片:unsplash
打工仔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
調查訪問來自20個行業近6,000名香港打工仔,發現普遍人找新工時雖然仍是最看重人工,但據研究指,這種情形將會有變,因為「工作與生活平衡」已經成為打工仔搵工最重要條件的第二位。
13.1% 的受訪者指出能夠維持「工作與生活平衡」是他們決定接受新職位的重要因素,僅次於20.1% 的「薪金和報酬」;第三位才是10.3%的「事業發展機會」,顯示打工仔對工作安排能夠配合自己的生活節奏有強烈訴求。
同時,分別有近六成本地打工仔認為跟隨公眾假期放假 (59.6%) 及五天工作週 (59.0%) 是最必需及基本的工作條件。有近五成人 (43.8%) 認為如要加班,公司就應該提供相應的金錢或假期補償,而有三成人 (32.7%) 則認為按正常時間上班,毋須超時工作最為重要。
若按業內受訪者的選擇百分比分析,教育及培訓界 (15.1%) 以及會計/核數/稅務界 (14.3%) 這個行業就最渴求「工作與生活平衡」。
研究指出,在失業率長期偏低的香港,本地僱主若單靠薪酬和福利去吸引人才跳槽,新職位平均要比目標人才原有職位加薪23% 才有機會,而互聯網及初創、飲食與教育及培訓等行業的薪金增幅要求就更高,分別為27.15%、26.4%和26.02%。

不願輪班亦不欲離港工作
打工仔最不願意輪班工作,有六成受訪者 (59.5%) 更會因獲聘職位有此要求而推辭。超過三成人 (30.7%) 會因聘用職位需要經常出差公幹而放棄任職。
另外,本地打工仔亦不大願意擔當要派駐香港以外地區的工作。超過一半人不會接受被派駐到包括大灣區在內的南中國地區 (52.4%) 或南中國以外其他大陸商業城市 (55.2%);也有近三分次一人(32.1%) 不欲在海外工作。

研究顯示,Z世代比其他世代更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他們當中有13.6%以此作為應聘的重要考慮。嬰兒潮世代 (目前為55至64歲) 的要求對比之下則為最低,只有10.7%會講求該條件。
同時,著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Z世代對「零工經濟」(Gig Economy) —— 即接受非全職聘用或成為自由工作者,採取更開放的態度。他們當中只有 27.1%會要求長工,遠低於整體受訪者的42.5%。
jobsDB香港區行政總裁仇崑石指出:「同一開明態度其實亦適用於其他世代的員工。例如僱主應明白員工不願超時工作並不一定等如懶惰。他們實在有責任採取適當措施保持員工有合理的工作與生活平衡。若僱主未能滿足僱員這方面的需求,或會導致員工失卻工作熱誠,結果令工作表現欠佳,甚至另謀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