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制勝】你有冇遇到好伯樂 好上司會講的10句說話
撰文:K.K. | 圖片來源:unsplash
好上司會說甚麼?
10|我來!
承擔責任、勇於爭取——給予下屬一個堅強後盾。讓大家敢於試錯,激發創新。
另外,「我來!」其實也可等於「讓我來!」。
而「讓我來」屬於橫向領導力,視乎能否聚集西周資源、主導一件事,故本質上與職務大小關係並不大。

09|我不知道。
撇除對問題的偏見,勇於說「不知道」是發揮領袖力的有效方法。
推動團隊其他成員一起解決問題,給予有能者發揮的平台,以及令專業人士在團隊中發揮更大作用。

08|你覺得呢?
這有助於與的團隊成員建立密切聯繫。
多問「你覺得呢?」,不僅僅是一種激發他人主動思考的方式,還是一種讓成員感覺受重視,有助建立關係的方法。

07|我講個故事⋯⋯
營造同一場景和處境。
不囉嗦講大條道理,多講故事,最好是能將「我的故事」變成「我們的故事」。
讓大家進入同一思維場景,容易消化、又更易受啟發。

06|我教你。
不吝分享經驗,做個願助人成長的伯樂!
【但絕不是強迫性地要人與自己做法相同的「教」~】同時,坦誠且精確地使用讚賞和批評,也能幫助別人實現真實的成長。

05|不要緊。
鼓勵團隊從失敗中學習。容許積極試錯,而且善於重新定義失敗。
一個團隊如何界定失敗,以及其對失敗的坦率程度,將決定此團隊長遠的成就。

04|你/我學到了甚麼?
一套完整的反思機制是一個團隊所必備的。
徹底放下情緒與利害關係,展開反思與學習,確保不再重複過錯。
逐步改善產品/服務質素,將有助團隊積少成多,日漸強壯。

03|為甚麼?
深度思考,分析事情為何如此,是否與目標相關?
判斷與終極目標是否背離?從而引申有什麼方法能拉近與終點的距離。
不但能有助激發新思維,亦同時令你緊盯終極目標。

02|我是誰?
認識自己。解釋多了會變「雞湯」。
但一旦找到答案,便能確認自己要在甚麼領域說「不知道」,團隊需要有怎樣的人力配置。
但可惜,這種「認識自己」的能力是教不來的,只能自己意會與摸索。

01|我該是誰?
很喜歡書中的一句:「『做你自己』不應該是 “Be Yourself”,而應該是 “Make Yourself”。」
創造出一個你自己、做你想成為的那個自己。
在追求那個更好的自己的過程,團隊也會因你變得更好一些。


【職場制勝】心胸廣闊 VS 斤斤計較 成功者與失敗者的7個大不同
【職場制勝】每個人都想成功,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何謂成功和如何做到成功。筆者看完一篇外國文章分析了「成功者」與「失敗者」的7個差異,發現每個人選擇用怎樣的態度面對人或事,將會決定自己會成為怎樣的人。
撰文:二木 | 圖片:unsplash
以下是成功者與失敗者的7個特質,從中可以了解到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
成功要素1. 擁抱生活中的改變
失敗者害怕面對新挑戰,總是活在自己的Comfort Zone,習慣安逸。
他們面對未知的新事物會感到不安和恐懼,所以拒絕改變。


成功要素2. 從不吝嗇讚美別人
成功者有豁達的心胸,從不吝嗇對別人的讚美,會發自內心的去感謝別人的付出。
他們明白讚美他人不是貶低自己,而是對自己修養的提高。
失敗者總是放大別人的缺點,經常批評別人。
指責別人比讚美總是來得容易,所以他們拒絕和不屑讚美別人,甚至會無理地指責他人。


成功要素3. 心胸廣闊、寬宏大量
成功者有容人之量,懂得寬恕和包容他人。
他們具備顧全大局的處事氣度,明白「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個道理。

失敗者為人小氣,總是斤斤計較、記仇。
就算別人已向自己道歉,也不輕易原諒對方。凡事咄咄逼人,不留有餘地。

成功要素4. 熱衷學習、好學不倦
成功者對新事物充滿好奇、求知慾高,熱衷於追求新知識,不會厭倦學習。
失敗者總是懶洋洋的,對新事物、新知識不感興趣。
他們覺得自己甚麼都懂,所以沒有求知慾。


成功要素5. 不花時間道人是非
成功者愛與人討論自己創新的看法、新構思。
他們經常鬼主意多多,所以生活總是充滿驚喜和新鮮事。
失敗者愛花時間在背後談論別人、搬弄是非。
不會把心思放在構思上,也不會有新主意提出。

成功要素6. 絕不會推卸責任
成功者會勇於承擔過錯,不會為自己找藉口,更不會逃避責任,做到「錯就要認,打就企定」。
失敗者總是推卸責任,做錯事後往往強調與自己無關,會百般掩飾過失。
甚至將矛頭指向別人,完全不懂得在錯誤中學習。


成功要素7. 從不懼怕別人成功
成功者會希望身邊的人也可以成功。
他們有遠見,有氣度,不怕別人成功,更會幫助還沒成功的人。

失敗者不希望別人步向成功,甚至會期望見到別人失敗,以抬高自己,讓自己成為最成功、最優秀的人。

如何界定成功和失敗?
筆者認為所謂的成功並非指要名成利就,而是指有正面、健康的思想精神和態度。
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於態度,態度比能力更為重要。
因為態度決定一切,不同的心態和行為可以令人步向完全相反的方向。
每個人對人生的取態不一,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做好自己、忠於自己所堅持的態度才是最重要。


膠通消息來源:經濟一週